央視315結束了,“香精大米”又一次成為焦點,在這個新聞背后,還有哪些未解之謎?在記者的敘事中,又有哪些值得思考的問題?今天就簡要說幾點吧。
1、“香精”的危害多大?
新聞中說到,記者發現用的香精味道刺鼻,老板說“老鼠都熏跑了”“但是調好了放到米里面就香了”。
實際上這是非常典型的“自限性”,就是用不多,用多了味道根本不行。所以香精香料違法添加的違法性質是明確的,對消費者帶來的經濟損失也是確定的,但健康危害嘛,就幾乎沒有了。這和之前“麥趣爾牛奶違法添加香精”是類似的。
平時經常有人質疑的“一滴香”等咸味香精(合法合規的)也是有自限性的,就算加到無法接受的濃度,也沒啥健康風險。
2、還有哪些食品可能違法添加香精?
在食品添加劑的國標里有一個目錄,列舉了不能添加香精香料的食品,大米只是其中之一。(見下圖,不全,還有半頁)
這其中,所有可能以“香”為賣點的,都有可能成為違法添加的目標。比如大家曾經在媒體報道中看到過的,滅菌乳(麥趣爾)、食用油(芝麻油、花生油、橄欖油),咖啡(香精豆),茶葉(糯香的茶)、牛羊肉(鴨肉、豬肉冒充)等。
3、監管部門怎么沒發現?
目前我國的食品監管主要力量還是放在抽檢,而實際上想管好,還是需要更多的靠過程監管,也就是深入實地。比如嬰配,幾乎就不可能出現違法添加的情況,除了要注冊審批,還要經常面對飛行檢查。
可惜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對所有食品都這樣管,因為太貴了,管不起。而且過程監管特別考驗監管人員的專業性,專業的人就是火眼金睛,不專業的就是睜眼瞎。然而很遺憾,目前食品監管人員的整體專業水平,根本滿足不了“四個最嚴”的監管要求。
另外,抽檢本身是有很大局限性的,它是“指向性”的檢查。就好比一群人里有個壞人,讓你去抓,你總得問下這個人的特征吧。造假五花八門,你很難預知他們加了什么,也就不知道檢測什么項目。尤其是香精這種稱份復雜但含量極低的物質,無目標的檢測就更難了。
違法者明知自己違法,還會刻意躲避監管和檢查,因此你看到很多違法行為是被媒體暗訪或臥底發現,而監管部門常常顯得后知后覺。國內如此,國外也一樣,他們的監管部門也常常挨罵,但也沒啥好辦法。(還記得雞蛋氟蟲睛嗎)
4、怎么辦?
在我看來,屬地監管是有責任的,畢竟眼皮底下的事都看不住,輿論上交代不過去。但他們的責任也有限,你不能因為出現一個犯罪分子就把屬地的責任人全問責了對吧?那解決辦法是什么呢?
我覺得第一要建立更完善的吹哨人制度,堡壘從內部容易攻破;第二是要有更嚴厲的懲罰措施,讓違法者產生對法律的敬畏甚至恐懼;第三是要認識到食品監管的專業性,穩定監管隊伍,培養過程監管能力,這是長久之計;第四是做消費者教育,違法加香精一定程度上是消費者錯誤的消費觀念催生的,類似銀耳漂白、蘇丹紅雞蛋等等,都有這個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