鎘是自然界天然存在于地殼中的一種重金屬,銀白色有光澤,質軟,耐磨,有韌性和延展性,易燃且有刺激性。其沸點為765~767℃,熔點為320.9℃,易溶于氫氧化銨、硝酸和熱硫酸,難溶于硫酸和鹽酸,不溶于水。鎘是煉鋅業的副產品,主要應用于冶金、塑料、電子等工業生產和加工領域。
鎘污染是怎樣造成的?
鎘是一種環境污染物,環境中的鎘主要來源于地殼和工業污染。世界衛生組織將鎘列為重點研究的食品污染物,國際癌癥研究機構(IARC)將鎘歸類為人類致癌物,美國毒物和疾病登記署(ATSDR)將鎘列為第7位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,我國也是將鎘列為實施排放總量控制的重點監控指標之一。
工業生產中,鎘通常通過廢水、廢氣排入環境中,含鎘工業廢氣擴散并自然沉降,蓄積于工廠周圍的土壤中,鉛鋅礦的選礦廢水和有關工業(電鍍、堿性電池等)廢水排入地面水或滲入地下水,污染水源和土壤,再通過灌溉、種植等途徑污染農作物。
大米中鎘限量標準是多少?
我國《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(GB2762~2012)規定大米中鎘限量標準是0.2mg/kg,這與歐盟的標準是一致的;而日本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(CAC)規定大米中鎘限量標準是0.4mg/kg。相比之下,我國標準更嚴格一些。
鎘污染對人體健康有何危害?
鎘可通過食物、水、空氣、吸煙等途徑經由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。通過消化道攝入鎘的吸收率約為5%。膳食是人體攝取鎘的最主要途徑,其中,大米是非職業人群膳食鎘暴露的最主要來源。進入體內的鎘經血液循環,主要分布和蓄積在肝、腎等臟器。肝臟內鎘含量隨著時間延長遞減,而腎臟鎘含量卻逐漸增加,約占全身鎘總量1/3。
鎘的生物半衰期為10~30年,且生物富集作用顯著,即使停止接觸,大部分既往蓄積的鎘仍繼續停留在人體內。
鎘的風險究竟有多大?
2011年FAO/WH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(JECFA)第73次會議對鎘的暫定每月耐受攝入量(PTMI)為25微克/公斤體重,這個安全標準主要基于長期攝入鎘引起腎功能損害風險建立的。它的含義是,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,一生中每月總鎘攝入量不超過1500微克,便可認為是安全的。那么每天吃多少大米是安全的,要視乎大米中鎘的含量和大米食用量而定。
所以,就算大米中鎘超標了,如果不是長期吃得很多,則很可能不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安全規定;反之,長期吃得很多,就會超出安全標準,而且,吃得越多,健康的風險也就越大。
如何預防應對?
當務之急是在監測基礎上及時公布不合格大米信息,并嚴格對不合格產品的處理;在查清污染源的基礎上,重點做好高鎘污染區大米的管理;對已查清的重點污染農田,開展源頭控制。
針對可疑鎘大米也可以運用專業的檢測儀器進行檢控和篩選。深芬儀器CSY系列多功能重金屬檢測儀能夠快速定量檢測重金屬砷、重金屬鎘、重金屬鉻、重金屬汞、重金屬鉛等重金屬含量。